周末和朋友吃饭,整体上涨态势非常稳固,聊起她最近投的某只基金。
朋友眼睛一亮,截至今年8月底,开始一顿夸:「年初就说让你买了,多数债基年内收益为正;而权益类基金更是出现了3只“翻倍基”的亮眼成绩,你看看,值得一体的是,错过了多少;我眼光真是不错,权益类基金的收益表现出现一定分化。年内前8个月97%债基收益为正!华商基金“最赢家”根据Choice数据显示,半年就涨了25%。」
就在我以为自己真的错过了机会的时候,截至今年8月底,她冒出一句:「可惜啊,合计3576只(份额分开计算,最近环境不好,下同)债券型基金产生收益,早知道我应该早点卖掉的。」
你发现没有?
在上涨的时候,其中3466只收益为正,我们总觉得自己眼光独到,占比达97%;亏损债基有97只,找对了基金经理等等,往往会表扬自己一番。
但如果问问最近一段时间下跌的情况,我们却把责任推给了环境。
可投资过程中,总是有赚有亏。你赚到的投资收益,是靠自己实力还是凭运气呢?
面对投资中的盈亏,为什么家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今天就来和你聊一聊,背后的一种心理——自我归因效应。
01
20世纪70年代,有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韦纳,提出了自我归因理论。经过研究,他发现,人们往往把成功归因于自身,而把失败归结于外原因。
就像华尔街那句古老的格言:不要把自己的头脑和牛市混为一谈。
当投资决策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总会为自己的精明和预见性感到十分高兴;
而当结果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就可能会用其他的借口安慰自己。
然而,投资品上涨或是下跌的原因,往往是随机和复杂的。很多时候,产生结果的原因,肯定不是个人单方面的因素。
就比如我朋友,去年买的这只基金,涨得多,赚的多。
可到了今年,行情急转直下出现跌的时候,她每天看着行情下跌,频繁交易补仓,甚至补在了高点。
图片来源:网络
听到这里,相信你能明白了。
自我归因,会让人产生过度自信从而去预测市场,也会让投资者失去理性的判断,导致账户失控,忽略配置的重要性。
投资中的最敌人,往往都不来源于外,而更可能是自己。
02
虽然实际投资中,我们很难完全避免这个心态,但这不代表,我们拿「敌人」没办法。
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的仗。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认识它,并战胜它。
面对这位「敌人」,真正需要避免的是,在投资中过度自信,重复同样的错误。
具体怎么做呢?给你分享2个我自己在用的小技巧:
一方面,多看看专业机构、特别是基金经理出具的定期报告。
每个季度结束,基金经理都会在定期报告中,说明自己对市场的看法。
你可别小看这些内容,它们往往会给我们,起到不少的警示作用。
比如去年末家投资情绪都很高涨的时候,基金经理们反而都表现得比较谨慎。
15年老将,富国基金朱少醒说,自己不具备精确预测市场短期趋势的可靠能力。还有兴全基金的董承非也说,未来的市场具有不确定性等等。
从这些话里不难发现,他们旗下的基金,虽然当时都获得了很好的业绩,但他们仍然对市场、对风险保持着敬畏,不轻易去预测市场。
不被市场情绪带跑,不对自己的投资技巧过度自信,理性地看待市场。
这也让我想起韩寒说过的一句话:
不要用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吃饭的专业本事。
另一方面,对于自己账户的股债配置,需要有明确的规则,并定期复查。
今年市场风格的切换速度之快,让很多朋友,都惊掉了下巴。A股,也一直是这样的风格。
如果我们只于一类策略,或是同一类产品,风险确实会高不少。
所以,做好资产配置、调整好股债比例,是投资过程中不能忘的一件事儿。
比如,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债券基金60%,权益基金40%。
每过1年,就去盘点一下自己账户的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的比例,是否还维持在原来的范围。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账户失控的情形。
03
最后,希望家都尽可能客观地看待投资失败,养成复盘的好惯。
真的发生了,不妨对每一项自己的投资来个事后分析:
在哪里赚的钱?又是在哪里亏的钱?在回顾的过程,你可以明确自己究竟做对了哪些决策,而哪些又需要改进。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