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1日消息(记者蒋勇)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M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8.2%。核心摘要:8月货币金融数据尽管不及预期中好,央行10日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2%,但仍能看出“稳信用”发力的迹象:一是,8月份贷款增加1.22万亿元,若干社融分项相比上月有所回暖。8月新增委托贷款和企业债券达到2017年以来同期,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3%。专家分析,在财政加快发力的政策导向下,总体看,这两类融资均有所回暖;股票融资在电信IPO拉动下创2017年以来单月;债券融资创下年内,8月份,地方专项债发行有所提速。二是,货币和信用扩张增速放缓,企业中长期贷款在政策支持下仍较强势。“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是个被反复提及的政策目标,有效融资需求转弱,“引导加对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主要也是对应中长期贷款。不过,需要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
具体来看,“稳信用”的阻力犹存,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05.28万亿元,这主要体现在:1、房地产“去杠杆”继续拖累信贷增长。8月新增居民短期贷款为2017年以来同期最低,同比增长10.3%。这一增速创下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新低。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1.23万亿元,同比增长8.2%,这一增速也为年内次低点。
信贷也处于较低位。8月份贷款增加1.22万亿元,若干社融分项相比上月有所回暖。8月新增委托贷款和企业债券达到2017年以来同期,比上年同期少增631亿元。分门看,住户贷款增加5755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963亿元。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夏丹分析:“从8月份信贷投放情况来看,企业和居民两端的信贷需求都比较弱。企业端由于受到地区极端天气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影响,企业整体的生产活跃度不高,这就导致企业信贷需求相应也是比较疲软的。居民端由于房地产调控持续从紧从严,并且跟房地产相关的一些经营贷、消费贷也在持续严监管当中,这就使得居民不论是中长期还是短期信贷规模都相应缩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金融数据偏弱,但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6万亿元,较7月份的1.06万亿元增加约1.8倍,其中,债券净融资9738亿元,远远超过7月份的1820亿元。夏丹分析,这是因为专项债的发行在加速。“尽管信贷需求比较疲软,但8月份社融规模的增加达到了接近3万亿元,这分增加除了季节性的回升因素以外,最显著的原因是债券的发行开始发力。8月份债券净融资在9700亿元左右,单月规模是从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一个水平。在接下来几个月,债券发行可能成为一个亮点。”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7月30日会议署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债券发行进度后,专项债券发行有所提速,预计年底前专项债券发行还会有所提速,对社融形成支撑。
温彬同时指出,8月份金融数据偏弱,表明货币和信用扩张增速放缓,企业中长期贷款在政策支持下仍较强势。“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是个被反复提及的政策目标,同时有效融资需求转弱,“引导加对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领域的信贷投放”主要也是对应中长期贷款。不过,下一步,相关门需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加力度提振内需,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保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加结构性政策和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用好已经出台的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加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支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