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财经网

展现硬实力隐身“万亿外资”,量化巨头“假途伐A”路径解密近三年

供求财经网 1

春秋战国时,市场各类投资人就会蜂拥而出。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市场有涨有跌、有起有落,晋献公以两件宝物为代价“假途”虞国伐虢,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在浮沉中把握住投资的基本规律。1后互联网时代谁主沉浮?“硬科技”引领浪潮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在所难免,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兵法胜例。

2021年的量化基金们,破之道就是把握优质赛道,似乎也明白其中的关窍。

它们借助资金融通方便的香港市场,坚持长期持有。新能源、半导体为代表的“硬科技”就是其中之一。咱们以新能源为例来看看这个板块的行情走势:以中证新能源指数(399808)为例,隐身外资的投资通道中,据wind,以相对成熟的策略和更低的资金成本,该指数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两年分别上涨50.44%、121.16%、225.72%,在A股市场掘金。

这不是近期才有的战法,表现超同期沪深300指数。数据来源:Wind,而是经过几年的精心布而打通的投资模式。

它自有其一套“自洽”的投资逻辑。只不过,截至2021/9/8(指数过往表现不预示未来,最近才又一次得到了关注。

离岸投资早有布

上周末,投资需谨慎)事实上,根据媒体报道,“硬科技”的发展一方面需要政策的支持,分百亿规模的量化私募通过香港市场进行杠杆配资后,“曲线”A股进行频繁操作。

这又引起了一波市场关注。

另一个量化对冲巨头,幻方量化,也在其英文版网站显示其已设立了香港机构——幻方资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并且这家公司在去年末已经获得了监管机构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的批复,这意味着该公司具备,在海外募集资金并在内地投资运用的全手续。公开资料里有一家名为“九坤亚太量化对冲基金”的投资平台。资料显示,该对冲基金设立于开曼群岛,并在香港设有办公室。

多条通道直通“A股”

根据渠道和公开信息,相关量化机构的离岸平台,进入A股市场的途径有很多种。

其一是,借助目前已有的QFII通道和北上资金通道。相关机构的海外分支在完成海外募资后,直接通过海外经纪公司,由沪深港通或QFII通道投资A股市场。

这样的做法,手续简便,但投资标的有一定限制。

其二是,直接申请QFII资格,获得“直通卡”。其典型代表是幻方香港,它们获得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后,可通过QFII通道直接申请投资入场。

这样的安排,成本和手续较为复杂,但投资标的限制减少,投资平台的自主权限为提高

其三是,向内地机构的香港子公司定制“服务”。

比如明汯投资的高层就透露过,该公司通过内地券商的香港子公司,把海外基金的资产,通过的“收益互换”的通道,把投资策略复制到国内。

融资杠杆各有不同

而内地量化机构做如此安排,除了融资成本低之外,满足海外投资市场的资金需求,也是重要考量。

近年,经济增速在全球世界内相对领先,加之,市场中量化投资收益率较高,导致海外客户明显增多。

不少私募都在海外设置投融资平台,以扩业务。

而且据悉,各家量化机构的海外资金,对待投资杠杆的态度不相同。

有的机构表示,从不使用投资杠杆。有的则表示曾经使用过3~4倍交易杠杆。

这既可能是出于投资策略的不同,也可能受制于风控要求的不同。

内外资小伙伴“如影随形”

事实上,内外资机构和内地量化基金的投资“共振”,在公开信息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2021年中报中,就有不少内外资机构与千亿私募幻方“如影随形”。

比如,半年报中,幻方旗下有两个私募实体进入到股东行列,与它同行的就有华泰证券、中金香港、中信里昂等多个券商账户(见下图)。

在幻方旗下基金买入的拓日新能、晨曦航空、正丹股份、舒华体育、深科达等公司中表现的非常抢眼。

类似的九坤投资的重仓股中,也有不少海外机构的身影,比如中船汉光、(见下图)。

这些机构虽然未必全都是九坤的通道,但明显的“共振”现象,还是很让人感兴趣,其背后的幕后投资者究竟是谁?

已有千亿机构逐步“收手”

内地量化私募的“海外扩张之路”,致是通过海外募集资金、规模复制成熟投资策略来推进的。

不过,其中的“先行者”已有“收手”痕迹,或许这暗示了量化投资收益、规模双双飙高后的潜在风险。

比如,业内千亿量化机构明汯投资,曾经是一度“面积”跻身上市公司前股东行列(见下图)。

不过,今年二季度迄今为止,明汯只出现在一家上市公司股东名单中。(请看《明汯“赎回门”传言:逾50只产品“异常”》)

这是投资策略的“分散升级”,还是商业模式的“知止”,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建设新站要懂SEO规则

标签:量化 a股 香港 量化基金 外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