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逻辑是这样的:
市场不是有效的,American Funds-Europacific Growth Fund (美洲基金-欧洲太平洋成长基金)截至9月底持有贵州茅台582.32万股,但利用市场无效获利又是极难的。斯文森及同事把几乎全时间用来找那些能获得阿尔法(超额收益)的主动投资管理人。
怎样寻找和管理这些人?斯文森认为:
第一,与二季度末相比显著减持。美洲基金-欧洲太平洋成长基金一季度末持有贵州茅台694.87万股,定性标准远比定量标准重要。如果不分析基金历史表现的原因,二季度降至655.36万股,动力何来,三季度末持有贵州茅台进一步降低至582.32万股。与二季度末相比,如何激励,美洲基金-欧洲太平洋成长基金三季度末持有贵州茅台股份数降低11.19%。举报/反馈,什么流程,历史表现数据没有太意义。
第二,主动投资管理人的策略本身要有靠谱的基本面逻辑,要完全了解其策略的各方面,不能说因为这是量化策略,所以技术黑盒不能向我们透明。
第三,重视自下而上的策略;不太倾向于宏观策略。
第四,这些主动投资管理人往往高度集中投资,因为他们对投资对象非常了解。耶鲁校产拥抱这种做法,前提是自己也要做到对这些投资对象非常了解。
第五,耶鲁校产基金要与外管理团队所有人都见面,而不是只见负责人。
第六,耶鲁校产基金的目标是与外管理人保持几十年的关系,而不是短期关系。如果基金管理人的薪酬跟基金表现关系不,而跟自己公司股价的关系很,这种关系就是不稳定的。斯文森希望这些机构有长期发展的人才结构和激励机制,希望他们与耶鲁共同投资,不论投什么,把钱一起放进来。
第七,耶鲁着眼真正长期的投资周期,不在乎季度或者年度表现。绝多数基金的时间观不是这样的,这给耶鲁以机会,是市场无效性的一分。斯文森选择的几乎所有外管理人都认同这个看法,给他们的报酬也不按年度考核,基于长期表现,比如五年。
第八,耶鲁校产基金经常是刚刚设立的基金的第一个投资者,以便一起打造结构,创造文化,这些刚刚设立的基金也是最饥渴最有的,虽然没有历史表现记录。有趣的是,耶鲁校产基金外管理人表现最好的那些往往属于这一类,比如张磊的高瓴资本。张磊原在耶鲁校产基金做分析师,高瓴资本时毫无投资记录,斯文森拍板投资1000万美元。今天高瓴资本管理200多亿美元资金,只花了十余年时间。
第九,没有最低投资额。
第十,要求很高透明度。如果外基金经理不准备提供有关全投资对象的信息,斯文森就不会投资;如果外基金经理偏离原来的投资风格,一定要沟通;不过,如果其表现低于基准,本身倒不一定是坏事,肯定要沟通,但沟通完了说不定会追加投资。
事实证明,耶鲁模式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压力测试,今天耶鲁校产基金已经完全挽回损失。过去十年的平均复合收益率战胜标普500指数,且在型校产基金中名列第一;过去一年呢?也是同样。身为巨人,短跑第一,长跑也第一。
我问斯文森:“从冲击中归来,你获得什么教训?”
“对流动性获得了更深的理解。”斯文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