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妈今天给家聊点无关孩子,拉开粤港澳湾区居民个人跨境财富管理的序幕。据悉,但关乎整个家庭,“跨境理财通”的发布,每个人都关心的事——钱。
俗话说,为跨境投资理财产品提供了制度基础和法规保障,你不理财,一方面拓宽内地投资者的跨境投资渠道;另一方面满足港澳投资者内地市场的投资期望。“跨境理财通”业务开通后,财不理你!尤其当了爹和妈,交通银行广东分行与香港分行、澳门分行通力协作,家里有了碎钞机之后,为符合要求的内地投资者、港澳投资者办理“南向通”“北向通”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对钱和理财的领悟也就更深刻了。也经常有人时不时地来探讨关于投资、理财的问题。
这不,交行“跨境理财通”业务秉承集团经营优势,上个月我闺蜜就卖了一套位置一般的住宅,在研判境内外投资环境、客户需求、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入手了一套黄金商业地段的loft公寓,不断创新跨境服务理念,当时还来参考我的意见:“你觉得值不值?”初中同学也问我有没有买着股票或基金,为湾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操作体验。“跨境理财通”业务落户交通银行横琴分行“北向通”产品方面,有没有作业可以抄。
实不相瞒,还真有。
首先声明这篇是纯理财科普文,跟广告没半毛钱关系哈,家放心看。
我有个发小,学学的金融,毕业十几年摸爬滚打高升,如今已是某国有控股银行支行行长,这些年我家的金融资产分配他没少操心。
本打算让发小直接给家写一篇理财文的,又担心很多人跟我一样是金融小白看不懂,所以就专门采访了他,然后我写,他把关,我自个能说明白了相信家才能听明白,于是出了这么一篇通俗版。
文章比较长,请家自备干粮。
都2021年了,房子还值得买吗?
房子一直是全民最关注项目。经过一系列的管控和降价,不少人质疑:都2021年了,房子还值得买吗?
可以斩钉截铁地告诉家:值!
具体要从两方面说。
第一、如果是刚需,永远值得买!关于买房白岩松曾在节目中做政策解读时就说道:“你傻啊!只要有可能当然要买啊!怎么能租呢?为什么这样说啊,因为租房相当于肉包子打狗,刷刷往外扔钱;那买房子呢,买房子是肉包子都能变成狗,它会升值啊!”退一万步讲,就算不升值,起码包子也变成了狗,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强。
第二、如果是投资,起码十年之内也值得买,但要买优质的。
先说为什么值得买。
原因有二,第一房子仍然在升值。
说到房子和价格,家一定都还记得2008年美国那场轰动世界的次贷危机。虽然是它因房贷而生,但其影响之,牵涉范围之广,绝非仅仅是对房地产行业,而是给整个和全体老百姓都带来了极的伤害,当时的民众对房地产前景的恐慌,更是绝无仅有。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一起来看看美国的平均房价走势:
▲数据来源:ECONOMIC RESEARCH官网
再小白的人也能看懂,房价是整体平稳上升的。不可否认,房地产在特殊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下,是有虚高泡沫的,然而,一旦挤完了,就会止跌于货真价实的价值。
从次贷危机之前的点开始算,2007-2020年底,危机冲击下的美国13年的平均房价仍然上涨了39.36%。
简单点说,房产是的支柱产业,只要还在发展,它的价值就会上升,涨幅快慢取决于的发展速度。
值得买的第二个原因是还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63.89% ,比发达80%的平均水平低了16.11%,与美国82.7%的城镇化水平还差18.81%的距离。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每年约提高1.421%,如此算来,至少还有十年时间。
但跟前十年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不同的是,城镇化的下半场更多将会是城市之间的流动,一二线以及核心城市将会迎来新一轮的腾笼换鸟。
再说什么样的是优质房产。之所以现在很多人会放弃房产,认为没有投资价值,是因为跟前一二十年的鲜明对比。
过去20多年,国内房价的暴涨让家对“投资”一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总认为没有翻上一番甚至两番,就不算成功。
然而实际上,泡沫下的房产红利,并不算投资,准确应该叫投机。真正的投资是求稳的、长期的、可持续的;而投机则是起伏的、短期的、不可持续的。
如今房产的降温和趋稳,正在使其向投资产业靠拢。既然是投资,那就需要分析、判断、精挑细选,而不是随便买一个就能赚,房子也一样。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只有不到20%的城市里不到20%的优质房产能够跑赢通胀,实现资产增值。把握两点。
城市上,买入顺序: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会城市>地级市,再往后基本就不具备投资属性了。
位置上,选择顺序:首选产业多就业多的区域,其次是GDP高的区域,都不行起码也要选都市圈内的区域。
相近的城市和位置的房产,可以进一步对比人口是流入、流出,以及人均收入的增长水平,流入于流出、人均增长快的,更值得买。
@银行螺丝钉
总结一下:同等预算:宁要城市1套,不要小城市2套;同一城市:宁要好地段小面积,不要偏远面积;闺蜜这次换房就是奔着位置来的,虽说有些人对她卖掉住宅面积买公寓小面积很不看好,但除了她有一定的刚需原因之外(自己公司用+个人喜好自住),这套商业位于她所在城市的商业金街上,位置不知道比之前那套住宅好了多少倍,长远来看,无论是租还是卖,收益都将好很多。
当然了,很多人都说“房住不炒”,选择唯一性的自可以忽略投资逻辑,但我仍然想说还是要尽最努力去靠近投资逻辑,因为我们无法预测以后的需求,如果前期稍微做做功课,最后出手时,结果将会差很多。
个股不敢买,基金有能妥投的吗?
看完房地产的投资方案,有人估计要说了:我连自都是贷款买的,说这些跟我有关系吗?
好吧,对于多数老百姓而言,房子的确是件,不过没关系,投资理财不止这一种方式,门槛低、灵活度高、收益可观的选择还有很多,运用得当,我们仍然能够实现财富自由。
不用说,家首先就能想到证券。没错,个股如果买好了,那就不是十几二十几的收益了,比如茅台,2016年-2021年,5年上涨+864.8%。有投资者调侃说,当年没买是因为真的看不懂;如今看懂了,但也真的高攀不起了。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股票资产,都是可以抗通货膨胀。那些长期亏损的股票,别说跑赢通胀了,买错甚至血本无归。投资个股的复杂程度非一般小白可以上手,不懂行的朋友,建议不要盲目下手。但指数基金可以考虑,作为受益人,我也算是带着收获来分享的。
巴菲特曾经这样说:
“分投资者(含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投资股票的最好方法,就是购买成本低廉(管理费低)的指数基金。”
实不相瞒,我正是看了他的这句话才买入了沪深300指数。
基金家都知道,是一种募集资金的产品,钱投在哪就叫什么基金,常见的有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指数简单说就是平均数。
比如沪深300指数:就是把上交所和深交所前300只规模最、流动最好的300家公司的股票统计起来的股票平均值,也就是指数的点位。指数基金中最稳定也最有潜力的就是沪深300了,如果只能选一个,可以是它。
原因很简单,全国上市公司那么多家,被上交所和深交所双选的,国内最优质的300家企业都在这了,不投它投谁?
而且这300企业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吸收新公司替换老公司的方法,实现长生不老。
直白点说,只要经济在发展,就会推动指数上涨,就会持续不断地赚钱。
具体购买渠道有四个,第一个是第三方代销平台,比如支付宝、京东金融等;第二个基金公司官网,第三是银行,我就是在银行买的哈,第四是股票账户,不同渠道,费用略有区别,但只要不是特别,影响就不明显,可以根据自己的惯选。选择原则的话:一、选不选小,选老不选新
同类型的指数基金,选更的基金公司;
基金时间最好于3年,且规模越越好,规模2亿以下的最好别买;
交易手续费越低越好。
二、新手小白选宽基
沪深300就属于宽基指数,此外中证500也是,他们投资的都是某一类股票,不限行业;而行业指数基金,是只投资某一行业,比如中证白酒指数、中证医疗指数等。
宽基赚的是平均收益,稳定,长期持有基本是稳赚。而行业指数就考验眼光和判断力了,有点个股的意思,买不对将会很惨,所以新手买宽基,老手可以考虑行业基金。
配置上,建议同一类型的基金中,选择相关性不的几只基金进行组建投资组合。
比如同是指数基金,选择沪深300+中证500,而不是选沪深300+上证50,因为沪深300包含上证50的企业,而中证500是把前300家公司排除,剩下的公司中再选前500优质企业。
再比如主动型基金,就可以配置消费+科技+医疗+新能源等。老手的话还建议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进行组合投资,比如指数基金+主动型基金+货币或债券。
但是如果资金量不的话,不建议选多只基金,少量且分散,收益效果将打折扣。不过需要提醒家一句的是,我们的股票市场整体来说还是能够带来比较良好的长期回报,关键在于要能坚持的长久,要能承受得住阶段性的幅波动。
指数基金能够很好地回避个股风险,作为长线投资品,确实是个费率低,选股公开透明,风险较低的投资产品。
但同样有波动的特点,基于人的本性,普通投资者很难做到“稳如泰山”,如果家想短线操作,追涨杀跌,想赚快钱的就不建议入了。
把保险当理财,这坑千万别踩!
说理财就一定绕不开保险,甚至可以直白地说,理财一定要先谈保险。
但是今天要给家提的醒是,保险≠理财,如果你家分资金都用在了保险上,就算是把所有险种都买全了,也仍然是一个失败的理财,因为它很有可能早已成为了你家的经济包袱。
保险保险,顾名思义它的主要作用是保障,是避免家庭财务瞬间坍塌的工具。而理财的目的是使钱能够赚更多的钱,从而实现财务自由,最终实现人生目标。
这么说吧,如果家庭理财是一辆车,目的地是我们的人生目标,那么保险就是刹车、安全带和气囊,但是只有这些车就能跑起来,就能到达目的地吗?显然不能,我们需要配置合理的资金来加油,否则永远也到不了想去的地方。
就具体产品来看,最容易混淆视听的,就是一些银行销售的“理财型保险”,它们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收费高、保障低、收益更低。
以投连险为例,单是买入时的费用就有手续费1%、资产管理费2%/年、初始费用2%等,而退保费更高,投连险中费用高的,整体比例甚至能达到10%。相比之下指数基金的申购费、管理费、托管费,合计才0.8%-1.5%左右。
费用高了,收益自然就低了。何况本身理财型保险的保障价值就没法跟专业险种(重疾、意外、医疗等)相比,收益也不及其他,相当于是既达不到保障目的、也实现不了财务目标。
所以,一定要把“保险”和“理财”两件事分开解决,必要保险该买买,财该理理,只有车子在有安全又有动力地前提下,我们才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低风险理财是城镇居民首选!
虽然我们先说了房产、股票、基金和保险,但是,通过数据统计发现,这仍属于少数人、少数比例的选择。
数据显示,2020年城镇居民家庭金融类资产的构成,主要是以现金、定期存款和银行理财为主,占比超过了70%,而作为股票基金等权益类资产的占比仅有10%左右。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取决于家对风险的承受程度,定期肯定是没问题,此外银行也有许多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当然了,收益自然也是低的。
目前银行理财的一年期收益率基本上维持在4%左右,虽然与官方通胀相比,持平或略高,但实际这一水平是低于真实通胀速度的(一二线城市约7%-9%,三四线城市约5%-7%,具体可参考自己所在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官方网站上可以搜到)。
如果长期比例持有此类资产的话,其实是起不到增值效果的,最多是保值,还很有可能亏损。
而且跟证券类相比,持有时间越长,差距越,以年化收益率10%的股票为例: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状态下的对比,但其差距却不容忽视。必须申明,我可不是来忽悠家投身“高风险”的,只是给家提个醒,可以考虑进一步优化家庭的资产构成。
实际上我也购买着一定比例的保本产品,就跟之前有钱人明知道房产不会涨一样会买几套的道理是一样的,属于一种风险对冲。
风险嘛,任何时候要说绝对没有,那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理财之前,家一定要做相应的风险评估,需要反复跟自己确认:如果最坏的结果我能承受,那么这事就可以做。
具体的话,银行以及一些第三方理财平台都有风险评估测试,如果评估结果是保守型,则不建议家尝试高风险产品,无论它的回报多么诱人。
除了上边提到的几种方式,市场上常见的还有这些。
黄金,历史收益率基本维持在7%左右,但它的特点是波动性非常,只适合阶段性投资,尤其是风险事件发生时,比如这两年的疫情突发,黄金涨了波。
债券,长期收益率概在4%左右,它跟银行理财产品类似,安全性很高,问题是收益低。可以考虑配置一些债基,收益率会有所提升,达到6%左右。
对比完各类型的资产的收益率后,发现收益率越高的,波动性往往也越强;同理收益率越低的波动率也越小。
就普通家庭和个人而言,首选肯定是高收益率产品,同时通过拉长持有期限来抵抗波动性,当然,前提也是风险在自己的可承受范围内。
如果只是短期理财的话,那么低波动是首选,牺牲一下收益也没关系。如果有长期闲置资金的话,可以将眼光放更长远一些,加证券类资产的配置比重,包括指数基金、行业基金等,然后采取长期+组合+定投的投资方式,将会幅提升资产的收益率,长期来看,跑赢通胀将不是问题。
好了,今天这篇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