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瑜 北京报道
在仅有30家持牌消金公司的现状下,这令人很难接受。同时我们通过有关资料中查到多名高层被限制高消费,各家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比如说北京顺时针金融王培民以及京财富李世英,尤其是新玩家,如今已限制高消费一年多,更加引人注目。
近期,至今没有对于员工的工资给予偿还。其中李世英的限制高消费次数最多,开业刚满半年的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银消金”)消息频频。
根据媒体报道,法院的判决中也明显看出他们有偿还能力而拒不偿还,截至9月底,这足以说明这些高层是有资产的,苏银消金不良率不到千分之四,面临着这种恶意当老赖行为的高层,并且于近期落地首笔台企员工消费贷。
而伴随这些消息而来的,很多人也表示无奈,还有客户投诉情况。日前,而专家王强认为网贷高层的债务应当延长三代,《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第三方消费者服务平台与信用卡论坛上,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第一:分高层虽然说名下没有资产,开始有用户反馈苏银消金相关情况。
在此不得不提的是,作为开业在消费金融发展十一年节点的新晋消金公司,苏银消金在过去半年已经完成了APP上线、注册资本金增加等布,快速上线了自营业务与对接助贷平台,还一度传出项目正常运营后,预计年营业收入15亿元的目标,这一目标直指目前行业中上水平。那么,苏银消金目前展业总体情况如何?整体布又有何规划?
为进一步了解苏银消金相关情况,记者向其发去采访函,苏银消金表示,公司构建了“1+4+N”特色经营生态,围绕1个自营渠道、4个股东资源、N个互联网场景的业务拓展策略,分批推进项目实施。“15亿元(年营收)是我们中长期目标”。
手笔增资、快速启动自营
2021年4月,苏银消金在昆山开业,成为第28家已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
在开业短短数月的时间,苏银消金旋即提出增加注册资本申请并获得批复,将注册资本由6亿元增加至26亿元。
苏银消金方面表示,苏银消金四方原始股东于2015年达成发起设立苏银消金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意向,注册资本金计划为6亿元。在当时背景下,6亿元注册资本属于市场中较高水平。“近年以来,分消金公司通过增资的方式增强资本实力,中原、杭银等消金公司已增资至20亿元以上,我司26亿元注册资本金是基于发展规划的合理水平。基于政策支持、市场机遇及发展需求,四方股东内决策达成一致,实现增资。”
但事实上,当前获批的30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注册资本超过26亿元的也只有6家,其中4家还是6年以上的老牌消金公司,其余2家则是平安与蚂蚁集团发起的消金公司。
并且20亿元的注册资本金追加数额在行业里并不多见,即便是头机构兴业消费金融目前注册资本金一共也只有19亿元。
“增加资本金意味着或有扩业务量的需要。”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没有相对应的业务量,增资意义不。”
不过,记者从近两年开业的某消费金融公司事业负责人处也了解到,其体量到达行业中也未超过10亿元注册资本金。
其他消费金融公司股东也对记者直言,在追加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金时,会根据业务情况与资金需求程度,逐步分批追加资金。
除了增资速度快之外,苏银消金在自营业务上的布也进展迅速。
在增资计划获得批复后一周,苏银消金在官网上宣布正式推出“苏银消金APP”与纯信用消费贷产品“Su贷-消费贷”。
自营渠道搭建难度等情况一直以来是行业共识,即便是依托中信信托风控经验,结合中信集团旗下资源以及金蝶科技经验的中信消费金融,其自营产品也是在开业一年后方才问世。
对于速度快慢,行业也有不同的声音。有华南地区消费金融公司高管告诉记者,当前其对业务规模与发展速度要求仍以审慎与稳健为先。“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以来,风险也相伴而生。稍微一不谨慎,走错一步,整个公司或将一蹶不振。对消费金融公司而言,作为持牌机构,我们公司首要任务与总体方向审慎稳健经营,风控优先。”
“消费金融业务需要稳步推进,扩业务(也)需要稳步增长,否则团队、资源、系统支撑不住。”上述业内人士提醒道。
差异化难题与外客诉风险
可以看到的是,“持续打造特色的差异化业务发展模式”是苏银消金官网提出的目标。
对于差异化等布,苏银消金方面表示,在场景资源探索方面,公司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并实施了与海澜之家的O2O业务合作方案,迈出了场景金融探索的步伐;同时,与台资企业开展基于白名单模式的在职员工贷款业务已落地。公司将持续探索与股东场景金融的合作,结合线上、线下不同场景需求,利用自有渠道阵地,探索开展社交化营销,不断优化产品与具体场景的适配性,提高股东资源的利用效率。
不过,对于目标客群瞄准并触达股东方在职员工的产品,此前也有其他消费金融公司涉足。
“其实对于消费金融公司而言,差异化是个伪命题。比如场景,家希望试水与正在尝试的都没有什么不同。”有行业人士说道。
在具体业务开展方面,根据媒体报道,当前苏银消金已接入蚂蚁、京东、小米等头平台,其他互联网平台合作也在商务接触和洽谈中。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开业时间不长,外渠道而来的客户投诉情况已经出现。
在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有多位用户发起对滴滴金融与苏银消金在还款过程中或贷后催收管理方面的投诉。
有用户表示,通过平台客服获取苏银消金对公账户还款完成后,要求平台客服处理提前结清,但是处于还款未销账状态。滴滴金融表示,已有工作人员跟进核查,最后“与用户沟通并达成一致”。
事实上,在消费金融行业中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资金方与助贷平台合作中,发生还款过程中客户投诉情况屡见不鲜。曾有银行资方告诉记者,对于其合作助贷平台推过来的客户,资料掌握情况与还款资金管理都存在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到,客户对于外平台的不满与还款过程中的问题也会提到苏银消金,那么其对于这种外渠道而来的风险,有何应对方案?筛选合作平台又有何标准?苏银消金表示,公司优选互联网头平台,首批上线蚂蚁、京东金条、小米随星借等合作项目,同步拓展美团、携程、唯品等储备资源,形成“自有+合作”渠道的基本业务格。“在产品投产方面,每个产品投产前会进行消保专项审查,确保履行告知义务、核实客户身份、规范签约、档案保存等方面符合监管规定。在催收方面,公司明确杜绝委托有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记录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贷款。一旦发现合作机构存在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立即终止合作。至10月末,监管方收到我司的有效投诉为0。”
“自开业以来,公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至9月末,不良率控制在千分之四以内的较低水平,公司将持续坚持打造自主风控能力,审慎经营,确保发展行稳致远。”苏银消金进一步补充道。
有消费金融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不良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风控管理水平与现阶段资产管理质量。但是它也仅仅是一个时间段的业务反应,需要一个足够长的还款周期来验证其最终的资产表现。